最新报道
患者王某,因腰部疼痛伴双下肢疼痛无力2周入院,诊..
患者王某,因腰部疼痛伴双下肢疼痛无力2周入院,诊..
病例1:患者纪某,因腰痛伴双足麻木10年,加重3周..
患者程某,因颈部疼痛入院,诊断为颈椎转移瘤,汪..
马某,男,67岁,因“颈部僵硬伴左上肢麻木半..
典型病例
双节段颈椎间盘置换
[ 发布日期:2013-09-14 22:32:28 | 浏览:1636次 ]









    患者刘某,49岁中年男性,因摔伤后颈部疼痛伴双上肢痛、无力1天入院,伤后患者感颈项部疼痛著,双上肢痛觉过敏,不敢活动,诊断为颈髓损伤。体格检查:C4-6棘突及棘突旁压痛明显,双上肢对疼痛刺激过敏,肌力三级,双巴氏征(+)。查颈椎MRI示颈髓内见异常高信号。入院后完善相关辅助检查,汪学松主任结合多年临床经验,于2013年2月5日给予行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历时3小时,手术顺利,术后经积极治疗出院。
    人工椎间盘置换术为近年发展起来的新型手术方案,目前尚未在国内大量应用于临床,青岛市乃至山东省仅行十数例单节段置换,我科行双节段置换为山东省首例。该手术方式较好地避免了颈前路融合术所带来的颈椎运动功能的丧失,避免了因融合带来的邻近正常椎间盘的过早退变,既解除了脊髓神经的压迫,又保留了颈椎的功能运动,为目前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较为理想的手术方式。
    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的先进性在于,它可以有效地避免过去沿用了近50年的“颈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的不足及主要并发症。传统的颈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一直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引起的脊髓病变和神经根病变最有效的手段,但这种传统术式有很大局限性:1.手术使颈椎的正常生物力学发生改变,导致手术节段丧失运动功能,相邻节段退变加速。2. 植骨不愈合,形成假关节。3. 术后长时间卧床,康复期还需要佩戴颈围7~8周。
    该患者于术后4天指导其下地活动,于术后2周出院,经随访,患者目前恢复良好。

】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