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椎间盘突出 前言 尽管从C 2 到骶椎任何椎间盘水平都可发生椎间盘突出,但是最常发生的是那些运动范围大和/ 或承受轴性载荷大的节段。在颈椎,最常见的是C 5-6,C 6-7,C 4-5 水平,在腰椎则通常是L 4-5,L 5 -S 1 和L 3-4 水平好发。胸椎间盘突出的发病情况不甚清楚,但是显然比腰椎或颈椎变少得多。 解剖和生物力学
椎间盘是人体最大的无血管结构,其营养摄取通过椎体终板的中心以被动弥散的方式完成。因椎间盘无血管,故不能以其他正常组织的方式自身愈合,所以椎间盘的撕裂和损伤是永久性的,这种结构变化与退变性椎间盘病也不一样。退变性椎间盘病,属于正常衰老过程的一部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并累及到所有的运动节段。椎间盘突出,被认为是椎间盘受到一系列急性创伤的最终结果。
腰椎间盘突出 一旦椎间盘外层撕裂,则可发生椎间盘突出、脱出或椎间盘组织游离到椎管中。多数的椎间盘突出到椎管里的位置是位于后纵韧带的侧方,这样就使得突出的椎间盘与走行的神经根直接接触,并对神经根产生压迫,因此,患者可发生沿腿部后方向下放射的疼痛。因为这种疼痛沿坐骨神经走行分节,故称为坐骨神经痛。一般认为,坐骨神经痛可由神经根在突出的椎间盘与后方椎管结构(如黄韧带、骨性结构)之间的压迫机制所引起,也可由神经根经过突出的椎间盘产生的牵张机制所引起。 老年患者常常由于压迫因素引起,因老年患者常有椎间盘退行性变并伴有小关节增生、张力性骨赘或黄韧带肥厚等狭窄因素,所以,老年人即使有小的椎间盘突出,也可对神经根产生压迫而产生坐骨神经痛,因此,对这类患者的治疗除了考虑到椎间盘因素外,也要考虑到狭窄因素。
还有一些证据表明,椎间盘突出可对神经根产生化学刺激,尽管神经根没有受到椎间盘压迫。这可能中髓核中一些尚未确定的物质通过接触神经根引起神经根的化学反应。但是,这些概念尚未被证实。
需要收集病史并进行体格检查,因为还有许多疾病的表现类似椎间盘突出,这包括脊柱感染和脊柱肿瘤以外的许多非脊柱源性疾病。还有一点很重要,就是对患者下腰背痛伴随的下肢牵涉痛与真性坐骨神经痛区别开来。 当椎间盘最内层纤维撕裂时,许多患者下腰疼痛和僵硬伴下肢牵涉痛和/ 或臀部痛,这种牵涉痛并不是坐骨神经痛。一旦椎间盘突出并接触神经根,引起神经根的牵张或压迫,则产生真性坐骨神经痛。 L 4,L 5 和S 1 神经根最容易受到腰椎间盘突出的影响,当产生神经根压迫症时,则使用神经根病(Radiculopathy )这一名词。典型的L 4 神经根病产生臀部、大腿前下方和胫前方症状;典型的L 5 神经根病影响大腿到踝部的后外侧;S 1 神经根病则常产生大腿到小腿的后方,以及足底外侧到第Ⅳ、Ⅴ趾的症状。 站立位观察,可见患者腰椎形成凸向椎间盘突出侧的侧凸,可因椎旁肌痉挛而产生触痛,直腿抬高试验阳性提示神经根受到张力影响,根据受累神经根的不同,可有小腿三头肌和伸mu 肌力的减弱。皮肤感觉的变化也依受累神经根的不同而沿神经分布而变化。
X 线平片可提供腰椎的整体排列及退行性变化,但对椎间盘突出的诊断价值不大,MRI 和CT 对评价腰椎间盘突出是最适宜的影像学检查,矢状位MRI 对发现软组织对硬膜囊的压迫特别敏感,而轴位CT 可清晰显示椎间盘突出。当CT 或MRI 有椎间盘突出的阳性发现时,则建议外科治疗(原文如此。实际上应当将影像学和症状、体征密切结合起来、决定外科治疗的策略,――译者注)
肌电图和神经传导速度很少用于评价椎间盘突出。然而,当CT 或MRI 显示多节段椎间盘膨出时,为辨认引起症状的椎间盘突出节段,可以应用诱发性椎间盘造影。应用诱发性椎间盘造影评价腰椎间盘突出见解不一。
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常用外科手术包括:椎板切除做椎间盘切除,微创椎间盘切除,内镜下椎间盘切除,髓核融解术等。 颈椎椎间盘突出
颈椎间盘突出的患者多具有以下一个或更多的症状:颈部痉痛,上肢放射痛,颈脊髓病或上肢神经失用症。还有很多疾病的症状和颈椎间盘突出相似,例如,腕管综和征,胸廓出口综和征,肩袖撞击症,痛风等,不一而足,仅列出以上几种,所以,对于具有前述症状的患者要了解全部病史和进行详细体检。 症状可突然发生,也可缓慢发生,伴或不伴有损伤史。也可能有其前曾发病但自行缓解的经历。对脊髓病应高度重视,因为有罹患肿瘤的可能。对颈部痉痛和上肢放射痛的细节应仔细区分,这有助于将颈椎间盘引起的真性放射痛与颈部牵涉痛鉴别。 体检时,应对疼痛范围和影响到的神经结构仔细确定,应当对神经的感觉和运动功能进行检查,此有助于鉴别真性神经根病与外周神经疾患。应仔细观察患者步态,以了解有无颈脊髓病的可能。
与腰椎相同,颈椎平片可提示颈椎解剖学的排列及其退行性变的一般资料,普遍认为,MRI 是诊断颈椎间盘突出的主要选择。通常情况下,颈椎MRI 和X 线平片对外科决策而言都是必需的;有时CT 扫描和颈脊髓造影也用于颈椎间盘突出的诊断,但是不及MRI 更为得力;颈椎间盘造影的诊断价值有争议,它不如腰椎间盘造影有价值,所以很少用此项检查;神经传导速度检查和EMG 检查的诊断价值同颈椎间盘造影一样,故对诊断颈椎间突出鲜有指征。
神经根型颈椎病,多数不需外科手术即可治疗缓解,所以多采用保守治疗,包括理疗、非甾体抗炎药;硬膜外注射甾体类激素可缓解某些颈部痉痛和神经根症状,但是,对颈椎管明显狭窄者不宜作硬膜外注射。 保守治疗效果不著者,或者神经损害进行性者,需要外科治疗,可选择颈椎前路或后路手术,来解除颈椎间盘突出的症状,另外,手术中可选择不加内植物或加入内植物的椎体间融合。 下列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的常用手术类型: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并植骨融合;单纯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不加植骨融合;颈椎间盘部分切除;颈后路椎板切除;颈后路椎板间开窗(laminotomy );颈后路椎板成形术。
|